<<返回
分享
那些年,“互联网医院”筹办运营踩过的坑!
发布时间:2023-09-19

企业申办互联网医院,坑多不多?答应是肯定的。

经历过的人,相信都有自己的辛酸史,我们先举几个例子,看看有没有跟你同款的坑?

 

案例一

2018年,宁夏银川全国首发互联网医院牌照,各行各业蜂拥而至,力争成为行业先驱者。某健康管理公司老板老张,听闻此消息,眼里放光,因为这两年老张一直在做线上和线下业务的融合,正好缺一个类似互联网医院这样的工具帮助其实现业务闭环和用户管理,同时了解到互联网医院还能合法规范实现处方流转和药品销售,可以有效的延展其业务范畴,也可以更好的挖掘患者服务深度,从而提升客户粘性和复购率。于是乎,老张毅然派人前往银川。

但总归是好事多磨,由于不了解办理流程和设立标准,老张派去的人走尽了弯路,从公司注册到医生合作,从系统评审到监管审核,又是购买系统、又是花钱找关系,历时大半年,耗费四百万,勉强拿下互联网医院牌照。回头一细算,除了花费这四百万办理费用,期间耽误的人力成本、业务成本、商务成本等加起来超过六百万;而拿到牌照,短期内又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快速激活新业务,让老张直呼:太坑老张的坑:不了解互联网医院申办的流程和标准,导致花冤枉钱、走冤枉路。

 

案例二

小王是某药企信息部经理,2019年公司准备建设互联网医院,助力其处方药的院外销售,公司委任小王负责此事前期项目调研论证。小王接到指令,干劲十足,迅速联系其熟悉的信息化厂商,开始了解互联网医院的建设需求和功能模块。不足一月,小王就甄选出三家厂家来作为互联网医院建设的备选合作商,且经过内部流程与领导审批后最终确定一家合作,并迅速进入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中,供应商突然告知建设互联网医院需要企业方自主提供挂靠医院、医生资源和自行去政府部门过审,厂家仅提供项目所需系统和过审代码。小王经过了解,重新向公司申请预算及流程,耗费巨大成本寻找挂靠医院、签约入驻医生。因为此事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和耽误项目进展,小王被引咎辞职。小王直呼:太坑!

 小王的坑:部分信息化厂家以低价为饵,号称可以办理互联网医院,实则只提供系统代码,而挂靠医院、医生多点执业、行政审批均需自行办理,导致最终申办失败或耗费更大成本。

 

案例三

Jeff在做一个互联网医疗平台,主要针对C端做线上就医及健管业务,为合规经营和助力业务闭环,需要申办互联网医院。在互联网医院设立科室时,Jeff合作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厂家及其运营团队均建议覆盖所有一二级亚专科,以满足患者精细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在运营团队超高的预估收益承诺下和厂家所谓的专业建议下,最终其筹建完成的互联网医院总共设立了28个科室,同时也对应的签约入驻了28名正高和28名副高,总计支出近200万医生合作费用

而一年运行下来,约有50%以上的科室几乎无人问诊,运营收益也远远未能达到当初预估。但是为了继续维系与签约医生的客情和保证其他医生对平台的信心Jeff不得不含泪又一次支付了所有科室医生合作第二年的费用近200万。冷静下来,Jeff意识到互联网医院科室并非越多越好,直呼:太坑!

Jeff的坑:互联网医院的科室设置越多,所投入的成本越大,运营的难度越大,并非越多越好。


以上的坑,根源都在于:对于互联网医院的申办建设流程不了解,对互联网医院的筹建运营缺乏系统的思考。
互联网医院筹建运营是公司业务发展的核心战略方向,在公司决策要筹建互联网医院之前,一定想清楚为什么办理互联网医院?是为了完成公司核心业务闭环?是为了节省公司经营成本?是为了规范公司业务流程?还是为了带来业务增量?等等。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回答如何运营互联网医院这个问题。运营团队如何搭建?商业模式怎么设计?互联网医院筹建的投入产出比怎么计算?只有找到上述问题的确定性答案之后,相信互联网医院一定能给公司带来超额的收益。
为了能让公司避开上述“互联网医院坑”,小编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总结了一些关于互联网医院筹建运营的基本问题供参考。
1、了解互联网医院的设立标准:科室、人员、硬件、制度四个维度缺一不可。


2、了解互联网医院的申办流程:如图所示(建议收藏保存)


3、评估互联网医院申办业务谁来做?
a、自己成立项目组,按照上述申办流程准备材料、找到相关审批单位一步步推进。b、外包给第三方专业服务商完成。
4、互联网医院申办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a、从业务属性看,互联网医院包含:牌照申请、系统代码开发、上线运营b、申请互联网医院牌照必须要自建或挂靠医疗机构,包含一级以上医院、诊所和门诊部c、科室设置不要贪多,满足公司业务需求即可,尽量选择设置一级科室d、科室设置需要开科医生合作,每个科室至少需要正副高级职称医生各1名e、互联网医院系统既要满足卫健委监管要求,也要满足公司业务要求。可以先满足卫健监管部门要求,然后再满足公司业务个性化要求。f、互联网医院筹建的成本不仅是筹建的开办成本,还有每年的运维成本。小编建议公司需要核算出互联网医院运营收益至少要高于互联网医院的年运维成本。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互联网医院发展至今,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企业及医疗机构开始申办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医院;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逐步优化申办标准和流程,监管机制也逐步规范与科学。这里,小编认为任何新事物的发展壮大都会有曲折前进的发展经历,互联网医院同样也不例外。  

随着监管越来越严,互联网医院运营也更加规范,之前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得到有效抑止,互联网医院必将以基础设施的角色为促进医药健康领域的健康发展持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了解关于互联网医院筹建运营更多的专业内容请联系小编~


友情提示:本网站未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版本号:V1.1  |  Copyright © 北京红蜂科技有限公司 |  京ICP备2022005637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非经营性-2025-0001

友情提示:本网站未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版本号:V1.1
Copyright © 北京红蜂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非经营性-2025-0001